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等各级部门关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相关要求,切实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8月26日至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一行近40人赴宣汉开展“深入学习‘四史’打造思政‘金课’”的专题集体备课活动,研讨实施“四史”学习教育以及中央和省委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会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备课会上,学校党委书记王成端发表视频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文盛,学校教学督导专家王道坤,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春辉出席并作精彩点评,学院院长刘长江主持备课会。与会教师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六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评课,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整个备课会组织有序,安排紧凑,务实高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学院今后开展集体备课会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8月26日下午三点,王成端在视频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推动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深入学习贯彻、让全社会学习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重大意义,更好地用这一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一书。《讲义》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王成端要求,全体干部和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借此次暑期集体备课机会,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扎实推动《讲义》使用全员全覆盖,并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中国制度面对面》的学习结合起来,同时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结合,与治蜀兴川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动力。
示范引领,榜样带动
在备课会中,先后共有六位优秀教师分别作了精彩的教学展示。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示范讲解,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的优质课,还有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教师的汇报课。
首先上场的是活力四射的青年教师白雪作题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的公开课。白老师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全程剖析新时代“两变三不变”的国情世情党情,解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
青春靓丽的青年教师杨建霞用中国故事讲中国政治理论,她以我国载人航天的探索历程和中药古经方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等时事热点为案例分析讲解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温文尔雅的汤海生老师一袭白衬衫上台,虽然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他仍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最认真的态度来向大家展示《人生的青春之问人生目的》一课,他引用不同时代的青年人的青春之问,引出主题,启发思考。
风度翩翩的青年教师陈显川用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巧妙地将“四史”教育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层层递进的教学法和极具感染力的讲授使大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巧心慧思的王小兰老师一袭干练的黑裙上场,她从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爱国主义和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方面情感丰富地讲授了《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一节个性鲜明的思政课被娓娓道来。
最后一位是满腹经纶的思政课兼职老师、财经管理学院院长傅忠贤做了《贯彻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推动四川发展再跃新台阶》的主题分享,把本次备课会引向高潮。傅老师不仅有逻辑有层次地向大家讲授“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提出、部署、意义、举措和落实,还向在座的教师示范了如何把这个专题生动形象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
余文盛、王道坤、刘春辉、刘长江等针对本次集体备课会的专题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语言与教态等方面对六位教师的教学展示作了精彩点评,并就如何上好思政课从整体上提出建议和期望。
余文盛表示,比起其他课程,把思政课讲好所面临的来自学生的疑惑和教学内容更新等方面的挑战度更高,且备好一堂思政课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他认为,思政课备课首先是要备资源,思政课的资源不仅仅来自教材和网络,教师还要细心挖掘梳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川陕苏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资源,从而把理论讲深、讲透、讲生动、讲得接地气。其次是要备方法,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会,大家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批评,相互借鉴。再次是要备学生,思政课教师要了解授课对象,有针对性地准备授课内容和方法,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
王道坤对本次集体备课会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思政课作为一个体系,其内容博大精深,通过集体备课,老中青教师有了更好的交流,大家在积极讨论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相互启发,在思想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他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每位思政课教师要继续认真思考如何将“四史”教育自然生动地融入课堂中。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该项工作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依旧可期。
刘春辉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将“四史”有机融合思政课堂,必须强化思政课教师驾驭“四史”的能力。首先,要提升思政课教师挖掘“四史”的能力。其次,要提升思政课教师讲述“四史”的能力。再次,要提升思政课教师转化“四史”的能力。即通过“四史”,将历史和现实进行联系,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四史”中蕴含的精神、信仰、价值理念等,转化为大学生所需要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帮助大学生在感悟中升华三观。
刘长江认为,集体备课是教师在个人备课基础之上,通过集体合作优化备课内容和提升备课效果的重要形式,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他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青年教师从资深教师的经验中得到感悟和启发,资深教师也从青年教师的创新中获得新观念和新思维。大家在集体备课的智慧交锋中,明确了备课方法,优化了备课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有助于“四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思政课教学研究,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打造思政“金课”。
为期两天的集体备课活动让各位参会教师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总结,扎实工作,努力进取,把本次集体备课会的成果运用到以后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学院兼职思政课教师、财经管理学院院长傅忠贤表示,本次集体备课不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教学资源,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强化了初心使命,增强了责任感。
学院副院长何先成表示,我们要以本次集体备课会为契机,加强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四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最新实践成果的修习,进一步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同时要更加重视科研,更好地发挥科研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进而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院副院长罗大蒙认为,集体备课是一种很好教学研讨形式,通过示范教学展开一场教学“拉练”,老师们交流心得,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增长教艺。
思修教研室主任王敏说,“今后要把这次集体备课活动作为新起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思政课教学工作中。”
学院教科办主任张岚说,“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我在未来更有信心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全心打造思政课‘金课’,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王小兰认为,本次集体备课会对我们的教学观念、手段、方法的改进很有启发,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很有帮助。
学院青年教师杨建霞说,“必须从现在起,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及课外相关书籍,全方位研究学情,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备课会期间,与会教师考察了王维舟纪念馆,红三十三军纪念馆,参观了宣汉宏文校“工”字楼、清溪场宏文校共产主义小组旧址等地并对王维舟孙辈进行访谈,以腾讯会议形式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教育部研制的《疫情防控进思政课教学建议》。
本次集体备课会是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创新思政课集体备课机制的一次新尝试,是学院发展历程中极具影响力的一次集体备课会。教师们围绕“四史”教育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课程设计和研讨,明确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案例,改进了教学方法,起到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的流程再造。本次集体备课会形成的成果将在随后的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
(作者:张岚、何先成;摄影:严月廷;审稿:刘长江、刘春辉)